电视剧《遇见王沥川》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不管选择回到爱人身边,还是留在异国家乡,我们都可以选择相信他仍然活着。
但是王沥川的扮演者高以翔却突然离世。
11月27日,浙江宁波,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追我吧》时心源性猝死。
网络上沸反盈天的讨论中,把责任归结为命运的、节目组的都有,但大家的心都被同样的错愕、悲痛和遗憾填满。
纷乱之中,微博网友们刷起了一个tag:
#再也遇不到王沥川了#
我为什么喜欢王沥川
这个角色在播出六年后还如此令人难忘,是因为高以翔塑造的“王沥川”不太像以前的偶像剧男主角。
他绅士有礼,有光环却不傲慢。
这样的评价也是大家对高以翔的评价,他扮演王沥川时的代入感太强了,根本分不清究竟谁是真的。
现在他离开了,那样理想的男人形象也似乎离我们更远了。
王沥川说:
“当你读到一本很好的书,见到一个很英俊的男人,或者是走进一座很美丽的城市,你会对自己说的,你看到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了,你将会让这些东西陪伴你度过余生。
但过不了多久,新的事情就会发生,你会读到一本更好的书,到达一个更美丽的城市,遇到一位更英俊的男人,开始一段更浪漫的恋情,你会有另外一种生活。
你不要害怕这个结局,这个结局只是一道幻影,每个结局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他的心是广阔的,这种广阔也会逐渐影响你的人生观。
除了爱情,世上还有很多美丽的东西值得去追求和体验,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些话语和行为,削弱了自己作为情人的地位,增加了分离的风险,却把两人的关系扩宽,将对方的世界扩宽。
这是一种人格上的高尚。
反观那些干涉你交友,封闭你生活圈的男生,这也许是一种激情的表现,是人性中固有的占有欲,却绝对不是值得鼓励的行为,也根本不是强烈爱意的象征,反而隐藏着人格上的偏执。
沥川说:
“在你的一生里,有些东西是必须要走的,必须要失去的。”
直面人生悲观的一面,比沉溺在虚幻的假象中好。
美梦会破灭,现实中却有着真实的喜怒哀乐。所以他鼓励你变得更勇敢、更真实。
我想,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希望对方变得更好,而不是一味的自私占有。
在吻她前,他首先询问:“Can i kiss you(我能亲你吗)?”
所有的亲密行为,男孩必须百分之百尊重女孩的意愿。如果有任何的强迫(威胁,或者诱导)行为,都请告诉自己那不是情趣,也不是美丽的偶像剧,而可能是暴力的前奏。
王沥川有腿疾,却拒绝以此变成弱者。
“如果我没有提出请求,不要帮我做任何事。”
他尊重别人,更尊重自己。
如果一个男孩总是跟你控诉自己的前任,控诉自己的前妻,讲述自己“可怜的”过往和原生家庭,而试图用怜悯心来控制你,我们就需要退后一步观察了,因为自尊自爱的男孩不会怨天尤人。
沥川还说:
“如果你习惯有男人这么对待你,将来你会嫁给一个比较好的男人。”
他的教养是一流的:会从驾驶座走下来为女士开车门;尽管身体残疾仍然坚持“lady first(女士优先)”,在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女士。
不仅仅对自己的恋人如此,对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如此:不自诩身份,帮下属拾鞋;在秘书手受伤的时候,帮忙做泡咖啡这些小事。
这些“礼貌”是无目的性的,不是追求一个女生时候的殷勤,不是为了拉近关系使用的手段。
高以翔本人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一直蛮重视自己的形象,从小爸妈就教导我们要有礼貌,打扮举止得体,Be a gentleman(做个绅士), 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即使不在演艺圈也是这样做,永远要督促自己Be a better man(做个更好的人)。”
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是王沥川
王沥川的可贵,在于他的温柔,而这是许多偶像剧中男主角所缺乏的。
有些偶像剧总是把女人塑造成智商欠奉,需要被拯救的弱者,而把男人塑造成有钱有身份的拯救者。
其中少不了对女性的不尊重和性别歧视。
图/《一起来看流星雨》
偶像剧是流行文化的窗口,潜移默化中价值观的输入力量也是惊人的。年轻女性在心智还不成熟的时候,接受了这样的文化输入,就更容易在生活中被异性的表象所蒙蔽。
而真实的社会新闻告诉我们:帅气如明星会殴打女友;有身份有地位的企业家会强奸女学生;有才华的艺术家会有反社会人格。
这几天沸沸扬扬的家暴事件中,施暴者无一例外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
比如施暴宇芽的沱沱,他展现给外界的形象是:有才的、幽默的。从他的婚姻史看,他必然很会讨女孩子欢心,也有一定的艺术天份;
△沱沱微博曾曝出的婚史
再比如蒋劲夫,演员、模特,在第一次曝出家暴后,有一众明星为他站台,于是他换了新的漂亮女友,再次家暴;
还有刘强东事件里,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起诉他性侵的女大学生是出于利益目的进行的“仙人跳”。
面对着这些披着社会地位、才华外貌等面纱的施暴者,分辨和离开就更困难了。
人民日报称,在中国,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报警。
这还是肢体暴力的数据,更不用说那些精神虐待、冷暴力或者权利压迫等隐晦的暴力形式。
我们希望每个姑娘都能看破表象,从细节中洞悉一个人的本质,及时止损,但这实在是太困难了。
每当暴力事件发生,在做出科普法律常识、完善报案渠道、改变社会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努力之后,我们是否可以更多的去关怀年轻女性的内心?
让她们面对暴力的时候,有更清晰的判断力和更坚定的勇气,来离开那些对她们施暴的人。
毕竟,世界上不是每个男人都是王沥川。
如果你遇到欺瞒或背叛,请勇敢地看清。
然后站出来、走出来,去寻找真正好的人。
参考资料: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19-02/20/c_1124138114.htm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207162
作者:草木人
旅法自由撰稿人,关注女性自我实现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